《保安服務管理條例》施行六年以來,改制工作基本完成,保安服務業進入后改革時代。然而保安員低素質、低收入、低社會地位的社會標簽仍然未有大的改觀。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壯大”,保安服務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轉型升級刻不容緩。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海外安保成了當前國內保安服務業轉型升級的熱方向。然而,轉型升級的成功以及行業的健康發展,必須以行業整體實力的提升為鋪墊,人才問題首當其沖。因此,推進技術型保安人才培養,吸引警官職業學院高素質安全保衛專業畢業生從事保安服務業管理工作,以更好發揮保安服務業在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當中對違法犯罪的抑制作用,是本文的立意所在。
一、保安服務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為了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由政府采購辦統一安保、物業等服務標準,制定最高限價,經公開招標競價,將保安保序等服務外包給保安服務公司,實現政府“花錢養人”到“花錢買服務”的重大轉變。由保安服務公司派遣優秀特保人員經嚴格培訓后,與有執法權的各級職能部門有效聯動,參與城管、交通、市場秩序管理等治安管理工作。面對安保領域這個極大的政府服務外包需求,保安從業單位在競爭市場份額并提供服務的過程中,還是呈現出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保安從業單位重拓展市場,輕品牌經營。“爺爺多,叔叔少”這種形象表達,雖然與農村轉移勞動力的用工荒現狀有關,但也側面反映了不同保安從業單位的品牌理念文化。
當前很多保安從業單位還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與不同客戶單位的關系維護上,靠低價競爭市場份額。一旦競標獲得項目合同后,便急于招收中老年保安充數,犧牲保安員利益,減少保安員福利待遇,不繳納社會保險,增加勞動時間,甚至未經培訓便上崗,忽視質量管理和品牌經營。
(二)保安從業單位經營范圍單一同質化。門衛、巡邏、守護、秩序維護和安全檢查等傳統人防項目是大多數保安從業單位的經營范圍。
保安從業單位經營范圍單一同質化現象明顯,有的甚至以模糊身份非法跨經營范圍提供保安服務競爭,比如以安全咨詢公司、勞務中介、物業管理服務方式等獲取非法利益。同時,技防方案設計、安全風險評估、隨身護衛、大型活動安保方案設計等高端服務較少。缺少集人防、技防、物防、犬防一體化服務的標桿企業集團。
(三)保安員職業發展空間不夠。保安員職業工作特性較枯燥單一,容易被歧視誤解,職業榮譽感和團隊凝聚力建設滯后,企業缺少人文關懷,少有集體活動豐富業余生活等等,再加上鮮有社會的聚光燈照在保安員這個群體,使得保安員職業發展空間不夠。而且大部分保安員都屬于臨時衛性質,流動性大,穩定性差。重使用,輕培養現象突出。
二、警官職業學院安全保衛專業的優勢。
警官職業學院是司法行政系統在職教育培訓基地,一般都設有安全保衛專業。依托各種安防和消防實驗實訓教學設施,能提供保安員職業技能中的體能、消防、救護、技防和人防五大核心模塊的教學需求。
警官職業學院安全保衛專業學制三年,專業課程有治安管理、安全保衛實務、犯罪預防、應急處置、社區安全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安全檢查實務、事故調查、安全防范技術應用、消防工程技術基礎等。每學期都有為期兩周的綜合實訓,可以去派出所、保安從業單位、安防企業或消防企業等單位實習,接觸了解行業。
雖然學生來源有普通高中學生、武校生和退役士兵,學業水平參差不齊,但經過三年的系統專業學習,在知識結構和人防技防的技能上,使得警官職業學院安全保衛專業學生比別的大專院校畢業生有著較為明顯的優勢。
同時,警官職業學院安全保衛專業學生從警意愿強烈,在考上公務員之前,愿意從事自己熟悉的崗位工作過渡下先養活自己,邊上班邊備考的比例較高。加上平時學院指定分配的各種大型活動執勤任務,和派出所、保安從業單位的工作人員都有互動交流,思想上對保安從業單位還是有一定的接受度。再者,警官職業學院安全保衛專業學生更講究紀律觀念和服從意識。平時三年學習也是實行警務化管理,和保安管理也能無縫對接,崗位熟練度較高。
三、行業合作互補推動保安服務業轉型升級的具體路徑。
(一)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十三五”規劃綱要將“提高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和“構建高效有力的海外利益保護體系”作為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走出去提供海外安保服務為保安服務業提供了新的思路。
國內保安服務公司和國際安保公司競爭,對于認清自身短板,求規范化長遠發展,具有十分明顯的促進作用。在海外合作的同時,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理念和技術方法,把優秀團隊請進來,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實現互動雙贏。積極培育自身業務能力,包括研究目的國的法律、政策等外部環境,增強自身語言、情報等能力,做好工程、管理、情報等配套設計。同時,在自身發展路徑上,前期可為海外中國企業服務,但隨著業務增多、能力提升,要逐步提升國際化水平,即實現當地化和國際化,而不是簡單地跟隨中國企業走出去。保安監管部門服務要跟進、指導要得力,政府機構可牽頭搭建信息共享、資源整合的平臺,借助高校、智庫等各方力量,給予海外安保企業各方面的支持。保安協會、有海外安保項目的保安服務公司、警官職業學院也需聯合盡快推進海外安保行業標準的制定工作,對于后續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加強行業監管,提升職業形象。保安隊伍是協助公安機關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的一支重要力量。保安員發揮分布廣、接觸人員多,全時空服務的優勢,積極向公安機關提供各類治安信息。在各類危急關頭,保安員挺身而出勇斗歹徒的事跡屢見不鮮。公安機關可適當提高獎勵水平,多授予見義勇為榮譽稱號。
除了聯系各界新聞媒體報道之外,各級保安從業單位也要樹立品牌意識,做好宣傳創新工作。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互動交流等兩微一端平臺建設,融入到服務對象的群體中去,多溝通互動,相互理解,取得支持。同時,爭取設計符合年輕人審美的有吸引力的新式保安員制服,讓每一位保安員穿著制服工作的時候沒有先天的弱勢感。推進便于公眾查詢的跨地區的保安監管部門和保安從業單位間統一數據庫信息平臺建設,曝光保安從業單位和人員的違法違規行為,堵住監管漏洞,凈化保安服務市場。
保安監管部門應當支持發展保安服務業的創業輔導、市場開拓、技術支持、信息服務、管理咨詢等。同時加強保安服務業的工會組織建設,提升保安從業單位的社會信譽和保安員的社會地位。
(三)推進保安協會和安防產品行業協會資源整合。借力安防產品行業協會,增強保安服務業的技防功能,合力推進技術型保安人才培養。充分發揮各級行業協會在保安管理工作方面的作用,使得集人防和技防的大安保的理念深入人心。以各種安防產品為載體的智慧城市建設已進入移動互聯時代,硬件需求有所減緩。而以社區治理智慧互聯為代表的全方位立體化防控新模式方興未艾,技術型保安人才正好彌補了這個行業需求。技防融入人防和物防之中,使人防和物防在探測,延遲,反應三個基本要素中間不斷提高探測,延遲和反應能力,實現優勢互補。
平安城市建設、平安鄉村建設、平安校園建設等工程建設過程中屢屢出現的問題,不斷的對安防和安保行業提出警示,即不斷加大安防投入的同時,人防、技防、物防三防結合的需求呼之欲出,更多的安防企業加入保安協會必將成為一種新的行業趨勢。
(四)推進警官職業學院和保安從業單位校企共同體建設。加大各級保安從業單位在警官職業學院的技防培訓力度,拓展安全風險評估、保安項目管理、保安業務管理、保安危機管理等培訓內容。建立學歷銜接機制,滿足優秀年輕保安員進修學歷的求知深造需要。加強保安員和警校生間的互動聯系,通過行業導師幫帶警官職業學院安全保衛專業學生認知頂崗實習。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實現校企深度合作,企業和學校師資互換崗位結對互助實現雙師培育,學校聘請企業管理人員為學校兼職教師,企業也根據需求或聘請學校專業教師擔任相關部門副總經理、副總管,或根據學校要求安排專業教師下企業鍛煉增長實踐能力。由企業提出最新崗位需求和標準,商定人才培養方向,增設保安員訂單班,共同制定課程體系。課程體系與企業崗位深層聯通,校企雙方共同組建課程開發團隊。學校教師主要做課程的整體設計、體系性知識的講解等工作;企業教師主要從事經驗型知識的講解傳授以及對學生實踐操作的專門指導和作品點評。專業教師與企業教師共同完成課程教學設計、教材編寫、課堂項目選取、教學組織實施和教學成果評價。積極爭取政法干警定向招錄保安員的政策支持,吸引更多警官職業學院高素質大專畢業生加入保安服務業從事管理工作。通過校企共同體建設,關注企業動態、結交企業朋友、服務企業需求,真正調動行業合作積極性,使得警官職業學院安全保衛專業成為保安員在職培訓的基地,技術型保安員人才的搖籃,保安服務業改革發展的智庫。